設備預熱與狀態校準是精度保障的基礎。開機后需進行至少30分鐘預熱,使內部溫度達到熱平衡(環境溫度保持23℃±2℃),尤其在測量高頻信號(>10MHz)時,預熱不足會導致頻率漂移超過±1ppm。每日開始使用前,通過“系統設置-校準-快速校準”功能對輸出通道進行自檢,重點驗證0dBm輸出時的幅度精度(偏差應<±0.1dB)。對于長期未使用的設備,需執行全量程校準(每6個月一次),使用原廠校準套件對1kHz、10MHz、100MHz等特征點進行標定,確保頻率精度維持在±0.1ppm以內。?
參數設置的精細化調整可減少信號失真。輸出正弦波時,根據負載阻抗(50Ω或高阻)選擇匹配的輸出模式,避免阻抗失配導致的幅度衰減(通常失配會造成>3dB誤差)。設置脈沖信號時,需將上升/下降時間調節至負載允許的較小值(如50Ω負載下較小可達10ns),同時開啟“過沖補償”功能,使過沖量控制在5%以內。對于任意波形輸出,應使用256k點以上的采樣深度,采用“線性插值”算法生成波形,避免因采樣點不足導致的波形畸變(尤其是在高頻段)。?
環境干擾的屏蔽與抑制不可忽視。設備需放置在接地良好的金屬工作臺(接地電阻<4Ω),輸出線纜選用帶屏蔽層的高頻同軸電纜(如RG-58),電纜長度控制在3米以內,過長會導致信號衰減(100MHz時每米衰減約0.5dB)。當測量微弱信號時,需開啟設備的“低噪聲模式”,降低內部電路的噪聲底至-130dBm/Hz以下。同時遠離強電磁干擾源(如電機、變壓器),必要時加裝電磁屏蔽罩,使外部干擾導致的幅度波動控制在±0.05dB以內。?
連接與測試環節的細節控制直接影響結果可靠性。連接測試系統時,使用高精度轉接器(如N型轉BNC),避免多次轉接造成的反射損耗;定期清潔連接器觸點(每月一次),用C?H?O擦拭去除氧化層,確保接觸電阻<0.1Ω。進行幅度測量時,采用“平均值檢波”模式,延長測量時間至100ms以上,減少隨機噪聲影響;測試頻率響應時,采用“點頻掃描”方式,每個頻點停留至少100ms,確保數據穩定。?
通過上述技巧的綜合應用,可使普源DG900 Pro系列函數/任意波形發生器的信號輸出精度提升30%以上,頻率穩定性提高至±0.05ppm/小時,滿足雷達、通信等領域的高精度測試需求。日常使用中需建立設備維護臺賬,記錄每次校準數據與異常情況,為長期精度控制提供依據。